历史上,许多伟大的创作作者都有拖延的毛病,有些还为自己发明了对抗绝招。《悲惨世界》、《巴黎圣母院》的作者雨果,每天开始写作前,会把衣服脱光光,换上一件破破烂烂、衣不蔽体的睡袍,因为当他这么见不得人时,就没办法写到一半跑出去逛街,只能乖乖待在书房里写作。
心理学家整理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拖延症患者,大约分为以下四大类型:
第一种类型,就是想要拼到最后一刻的冲刺者。有些人蛮喜欢哪种在最后紧要关头,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的感受,甚至还能从中得到别样的刺激。但这么做势必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压力,而且实际的效果太不可靠。
第二种类型,出自人的逃避心态。这类型的人习惯在心中充满假设,比如事情完成后将面对的批评与失败,也因为经常怀有恐惧,所以自然不想完成事情。其实,几乎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事情有所预期,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因此拖延逃避。这种对结果怀有恐惧的拖延类型,多半发生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人身上。
第三种类型,是选择困难的后果。有些人本来就容易犹豫,对自己的决定容易动摇,每一个选择好像都对,有好像都不对,因此无法决定改怎么做事,所以就越拖越久,消耗自己的精神。尤其当你因为无法评断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,或能不能让自己快乐而左思右想时,拖延就自然发生了。
第四种类型,是那些特别冲动、寻求刺激的人,这类型的人拖延事情,是因为他们总是把精神放在更好玩或更感兴趣的事情上。这种人容易分心,时间观念也比较差,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,也无法自觉时间的变化。但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,几乎不放在心上,才导致事情总是拖到最后一刻。
你要解决拖延症,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比较接近哪种类型。这些背后的动机稍有不同,所以进一步认识或许能帮助你跟自己对话。但无论你是哪个类型,有个观念必须认知,那就是我们对当下快乐与未来快乐的评估。这点很重要,所以请我们钻进自己的脑袋,到里面认识一只猴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